top of page

會展三步走,讓你的會展效益翻倍

  • 作家相片: huayung
    huayung
  • 4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在會展前,最重要的是「目標導向、精準布局」。先釐清你要什麼──蒐集多少有效名片?是強化品牌曝光還是主推新品?要挖掘競品情報還是市場趨勢?接著,從報名名單和參展指南裡篩出「優先拜訪名單」,研究他們的背景與痛點,準備好針對性提問與簡報素材。展台物料(易拉展、DM、樣品、QR code)要齊全,人力分工(接待、講解、簽約、後勤)要明確,並模擬問答與危機處理,確保團隊在開展第一天就能迅速上手。


會中執行,要兼顧「效率與互動」。用「三秒法則」快速篩選訪客:自我介紹+一句「您最關心什麼?」──非目標客群就禮貌轉介或發一般宣傳品,目標客群立刻進入深度對話。用「解決方案—案例—效益」三段式呈現核心價值,並以實物展示、操作演示、VR/AR 互動或快速試用,讓客戶親身體驗。所有名片和重點備註都即時用平板/手機掃 QR code 或錄入 CRM/Google 試算表,避免紙本整理。別忘了在展期內安排「快速講座」或「產品示範」,並提前透過社群媒體和電子報公告時程,吸引人潮聚集。


會後追蹤,講求「快速、精準、持續」。先把名單分為 A 級(當天表態者,24 小時內跟進)、B 級(有興趣者,3 天內安排深度拜訪或線上會議)、C 級(意向未明者,用 EDM/社群培育)。設計自動化郵件序列:第 1 天發感謝信+重點回顧、第 3 天補充白皮書或案例影片、第 7 天邀請參加線上研討。最後,用 KPI(名片轉換率、會後回覆率、預約轉換率、成交率)檢視成效,並在團隊檢討會上找出順暢與瓶頸環節,為下次展會持續優化。如此一來,才能真正做到「不浪費」每一分人力、時間與預算,讓你的參展效益最大化。

 
 
 

留言


這篇文章不開放留言。請連絡網站負責人了解更多。
bottom of page